🙏妄想無主,佛有主。
🙏出家人老來愈修愈無掛礙,要往生,眼睛一閉好像睡覺。我們晚上睡覺就像死去一樣,什麼都不知道了,結果第二天起來,馬上又開始執著,看這個東西是我的,那個東西是我的……又開始了。
🙏你們現在無色相的,你們都沒看到,所以沒興趣,總是往有色相上面去追求。
🙏父母生下來時,還不知,長大以後即惹塵埃,即有我相,有我相就有煩惱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
🙏天人看我們人像“黑毒蟲”,我們像廁中的蟲一樣。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,欲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,但我們卻貪戀這娑婆世界,認苦為樂。如同廁中蟲,我們認為臭穢不堪,欲把蟲放在清水裡,但牠卻貪戀臭穢的地方,終告死亡。
🙏我們人要學壞的很容易,學好的很難。
🙏四生裡吃飽了就睡(昏沉)、散亂心。
八之二、眾生境界一ㄧ習氣
🙏比較率直,智慧易開。
🙏一個人的個性(指脾氣)很重要,個性好,到哪裡都跟人家和合,能隨順人家。但隨順有輕重之分,若壞事,我們當堅持自己原則。
🙏人不是壞,而是習氣。每個人都有習氣,只是深淺不同,只要有向道之心,能原諒就原諒他,不要把他看做壞人。
🙏有一甲者,有吐痰的習慣,常常到處吐痰,恰恰碰到乙者有疑心。有一天甲者在乙者前吐痰,乙者疑心甲者瞧不起他,結果兩個起了衝突。丙者知兩者的習氣,前來和解,從此兩人皆改過,不再吐痰,不再疑心。(人的習氣不改會給自己添麻煩;疑心對自己不利,給自己障道。當我們知道兩者起衝突時,應予和解,不可再加油添醋,否則事情愈鬧愈大。)
🙏有的人在說別人,他自己也不知道,不是他故意這樣說,而是無始以來所帶來的習氣。
🙏以前有一人,和人講話時,總是東看看西看看,故做神秘,讓第三者看到,由於他的動作,給人的反應就是他在說人壞話,其實不然。所以做任何事皆要自在、自然,否則會添加不必要的麻煩。
八之三、眾生境界ㄧㄧ利鈍之間
🙏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煩惱,以前在大陸是要看那個愈有修愈有根機的人,特地去試他,故意用那種無理的態度去刺激他,或有時看他事情快做好了,偏再去破壞或打他一下。要看根機到哪裡,才能試到哪裡,否則對無根機的人,徒遭其煩惱。在臺灣是行不通的,一般女眾從父母身邊來,扭扭捏捏的習氣,用的方法都是世間法。
🙏以前的人,師父試你的功夫,叫你鞋子倒穿,有根基的人則跪下求師父慈悲教導,這是有智慧的人;愚癡的人硬要倒穿鞋子;沒有根基的人則無明煩惱起,認為師父不對,故意找我麻煩。
🙏有根基的人,你講他,他知道師父在教他,就會求懺悔;沒根基的人,反說你怎麼還說他,反起煩惱,就想到父母的好,在家有好吃、好穿,又有書讀,演那出戲,以後再來輪回,或有的人想到要走、要離開。
🙏自己會去“覺到”的,是有根基的;如沒有根基的,多煩惱。
🙏沒根機的人,煩惱一大堆,即使你跟他講了,也是不會“翻卡車”(明瞭)。煩惱不除,正念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