🙏以前人講忠孝禮義廉恥,所以有聖人。而現在呢?不講這些,故社會就比較亂。對經書要恭敬。
🙏以前會畫圖的人,畫出的太陽能曬穀子,能把鳥畫成活的,真的會飛,這是以前的人修出來的;現在的人,不可能把鳥畫活了,現在的人,都是依賴科學、化學。
🙏現在佛教在全世界,大體上都有在弘法宣傳,佛教雖然很普遍,但是要真正修行,很為難,較早的人,善根較好,但少人出家。
🙏以前在大陸叢林,出家不是那麼容易,剛出家先在外做苦工,到某一個階段才領執事。
🙏臺灣出家很普遍,大都以文學來出家;大陸出家是為了生死,是以苦行,學佛菩薩的苦行來出家,大陸出家要三年苦行,吃苦才能解脫。
🙏現在的人和以前的人大不相同,以前的人道心十分,現在的人道心才一分。
🙏現在的人不管在家、出家生活都很好,生活過得好則災難多,著香、味、觸、法則病痛也較多。
🙏粗衣淡飯,修行當從此下手;而現在皆在考究,吃的、穿的,整天在忙這些,本是要消業障,現倒把福慧吃下去,業障也隨著而到了。
🙏以前飯菜都很簡單,煮羅漢菜;而今講究吃,出家眾比世俗人吃得好。
🙏以前大陸叢林穿的是麻布衣染色(在家人帶孝穿的麻布),吃的是很稀很稀的飯(所以不用洗碗),配的是簡單的菜,沒有像現在吃的是乾飯,又有這麼多的菜。
🙏以前在大陸叢林,到外參學,東西亂放,才不管是誰的,一律沒收,若想找回來,須找知客師說。
🙏以前大陸叢林,只要有人犯錯,知客師也不用多說,把你姓名寫於佈告欄上,你自己看到了,就得走路,現在知客師說你,你還會和他吵架,真是差得遠。
十之二、語重心長ㄧㄧ開示——悟入?
🙏自己有煩惱要自己解,把師父開示的話拿來應用。
🙏師父開示了這麼多,再來就看我們的受持了。
🙏會聽的,開示才有用;如不會聽的,開示也沒用。
🙏聽開示不是聽多不多,而是有無聽進去,聽得進去也要會應用。
🙏聽師父開示,覺得很好。好是好,好是師父的,還是要自己去行。
🙏你們拜我為師,我給你們的是法,若我以後不在,你們仍依著這些去行,道心才能堅固,出家路才圓滿。
🙏學佛,則是師父開示一句,自己有所覺悟、領會,不是說多。說多了,那還在轉。
🙏問:以後師父圓寂,我們會想師父怎麼辦?
傳聞師兄:向我們開示的是師父的佛性,而不是這假體,想師父我們才會有勇猛心,精進辦道。
🙏師父開示是針對大眾,不要以為是在說某人錯,而生煩惱。如有錯,私自承認懺悔,要自省改過來。常執著起煩惱,自己煩惱不說,還染及別人,亂大眾。否則怎麼說統理大眾?要先能治家再治國。
🙏直直的人說話有時雖不很合適,不很好聽,但不應該視為壞話;有的人說得很好聽,但心並不是那樣,那才要注意……這種心理法,自己要會。
🙏有時心直者說話無別意,但聽者會歪曲,甚至又給他想得很複雜。
🙏不要亂聽別人說,東聽西聽不知那個對,自己心無主,反而易成散亂心,而成妄想,煩惱起。
🙏聽話要會聽,要聽聞佛法,不要聽俗氣話。前者是解脫的,不要還有相,有個“我相”;後者是有是非,計較你我相,這是壞種子,以後也難洗。
🙏聽話要對的才聽,無理的如聽,會影響別人,也會有因果的。
🙏會聽的人,聽一、二條就知道,不是每一樣都講,以前法師講經都留些讓你們自己去悟,不是每樣都講,又不是在講故事。
🙏有根基的人,講會聽得進去,沒根基的人,還跟你“吵”(嚕囌個不停)。
🙏自己本來的面目,要自己悟出來的,聽仍屬於六塵外面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