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之三、出家與在家ㄧㄧ出家與在家
🙏父母生我們,不知從哪裡來,但我們現在要找從哪裡去的一條生死路,即是了生死。在社會上只是吃三餐,逐生死而已。
🙏在家人整天忙碌地工作,就是追求名利、聲望,想在物質上得到享受,吃好、穿好、住好,而出家人工作則為訓練頭腦,工作也不求做多,也不用急,也不是想得到別人讚歎,也沒有在追求什麼,穿的是西方的衣服。
🙏修行人是境愈壞愈好,出了家是愈苦愈好,出家和在家不一樣。
🙏在家有苦,出家也有苦。在家所受的苦是沒有目的,而出家受的苦是要了生死,不受輪回。
🙏在家是每天都在轉這些,被外境所染,自己無主。出家即是要將它洗乾淨,這雖是破破的,但也心安理得。在家時,花花綠綠,有錢可裝扮,沒錢則痛苦,就想辦法,想怎麼賺錢;追求則昏迷,如酒醉不醒。出家主要是精神提正念,說則說佛法,解脫的;社會每樣都追求,都是為生活而已。
🙏我們出家人,不要有貪念,才能除煩惱,去貪、瞋、癡,不是要修和在家人一樣,吃要吃好,睡要睡好。出家修行是說“貧僧”,就是每一樣要愈簡單,才愈修有行,不是愈充足。否則貪念還存在,沒有去除,他也說他在修行。妄想是從貪念生出來的。
🙏出家和在家不一樣,出家沒有說“對”與“不對”,對接受,不對也接受。如能如此忍辱,慢慢就會去我相。
🙏在社會上不好修,黑就跟人家黑,否則被人攻擊,故出家比較好修。
🙏在社會上有一陣磨練後,來此更進一步的修行(忍辱),較易與別人相處,要有信心,說我一定可成佛。說可成佛,即有此願,才會更精進,不要經常說我,都是我在作怪。在社會上喜歡穿漂亮衣服,來此便不合,而是穿別人不要。脾氣能好一點就好了,要去行便會感覺出來。
🙏出家有正念,社會則無。
🙏出家和在家不同,在家生活好像白天做夢,晚上也夢,做那種輪回生死妄夢(著有色相)。
🙏在家人會享福,去旅行……雖是很快樂,但旅行回來,頭傻傻,妄想多,頭腦不清淨,而我們衣、食、住,雖沒有好的,但做完事,靜下來靜坐念佛,頭腦沒有妄想,就會有正念。
🙏我們衣、食、住沒有好的,但修來的是清淨所在,我們心中沒有什麼,沒有事情,每天就這樣,是清淨的地方,在家則是五濁惡世。
🙏心若清,就有精神,做起事來有活力;做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,看你們很有精神,在家穿得那樣,卻是很懶散的樣子。
🙏在家父母總希望子女多交朋友,他們就高興,子女對父母沒有禮儀,父母對子女放縱。若出家還有世俗樣,想交朋友,則後頭還有戲可演。
🙏在家什麼事都依賴父母,不知天地幾斤重,而出家大家都是師兄弟,各人領各人執事,把自己工作自己做好,較有獨立性。
🙏做人來出家修行才值得,要不然,在社會上,那樣子要生兒育女,到要死時還捨不得,不願走。
🙏世俗人把苦當樂,等到老時怕死,放不下子孫;而我們出家人,雖修苦行,邊做邊念佛,日子久了,體會出有天堂、地獄、六道輪回,慶倖自己出家,佛念多了智慧也就開了,就有所覺悟,到老時不怕死,還有個西方極樂世界可去。
🙏我們的業障就像山那麼高,沒出家感覺不出來。在社會不懂的人所走的是一條鋪造業的路,出家所走的是一條通往極樂的路。古雲:一寸道、九寸魔。出家人愈要進道,過去世所帶的壞念頭習氣愈現。但是愈吃得苦,方能把業障慢慢消除,到臨終蓮花現前往生西方。在家人不懂,日日追求香味觸法,日日造業,到臨終,惡相羅刹現前,要捉你去,那時不去也由不得你了。
🙏如果不出家修行,老後即像自己的父母,煩惱入輪回中,故出家了,不要仍執著不要的,如同他們。